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检测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回答1—2题。  

1.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生物产生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  

A.肯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B.没有科学地表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C.反映了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 D.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6.(海南卷)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回答8—9题。  

8.《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即含静。”回答10—11题  

10.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11.“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 ②世界是物质的  

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④不能只承静止而否认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思想   

B、都是诡辩论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4.(重庆卷)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15.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16—17题。  

16.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17.“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8.(江苏卷)“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9.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这表明  

A.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C.人可以创造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   

D.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  

20.(四川卷)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二、简析题  

2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22、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请问:以上白居易的古诗和王夫之的名言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23、(广东卷)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有人认为,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请你评析此观点。  

  

  

  

  

三、探究题  

23、高二某班学生就运动的规律性搜集到如下材料:  

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  

  

  

  

2)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高二《哲学生活》第四课同步检测(选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B  

B  

D  

D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C  

B  

A  

B  

D  

B  

B  

二、简析题:  

21、(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物质运动绝对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处于相对静止的河流,实际上不仅水在流动,而且河岸、河床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5分)  

2)克拉底鲁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借口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否认事物有质的稳定性,把事物看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否认了相对静止,就无从区别事物,就必然导致相对广义和不可知论。5分)  

22、白居易的古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2分);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2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注:学生回答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也可以。)  

陈与义的诗:大意是,“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是相对于静止来说的“动”2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3、①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 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 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三、材料分析题:   

23、(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10分)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六“回家”、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10分)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检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