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审设问 提信息 巧得分

 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Ⅰ级考核目标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首要任务就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命题意图。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试题信息的载体各不相同,有的蕴藏在背景材料的文字中,有的蕴藏在试题的设问中,有的蕴藏在图形图表中。
  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考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中的信息一般包含了题型、分值、主体、答题范围等,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本文仅以设问为例,告诉考生如何通过设问来得高分。
  
  ◆经济常识
  
  [设问1]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9题的第5问。通过审读设问,我们可以得出四个非常关键的信息:“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生活水平提高”、“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结合这些信息来调动和运用知识。首先,我国的“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制度和分配制度,那这二者与“生活水平提高”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们知道,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直接原因在于人民收入的增加。于是我们可以想到,我国的“经济制度”作为生产关系,应该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刺激了“生活水平提高”。其次,从“经济体制”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信息就告诉我们,这一“经济体制”既有市场的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再次,从“原因”来看,本题不需要回答“是什么”或“怎么办”。因此本题的答案就可以直接从设问中得出来了。
  答案: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提供了保障。
  
  [设问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38题的第4问。通过审读设问,我们可以得出五个非常关键的信息:“运用经济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配置资源”。首先,我们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那就是“配置资源”。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可知资源配置有两种形式,一是计划,二是市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有“市场”,还要有“宏观调控”,同时还要突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样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有力的作用。
  
  [设问3]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38题的第1问。设问中的信息,包括:“为了”“防止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政府”、“政策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价格”,根据这一点,我们应快速想到影响价格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价值,二是供求关系。那么材料中有没有体现这两点呢?带着这个问题,再去看材料中的信息。通过原题中的材料一“国际粮价持续上涨”、“抢购大米”等信息可以看出,市场供应不足、需求量大是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再通过材料二“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可以看到,我国从供应上人手,稳定了粮食价格。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稳定粮食需求的角度和增加粮食产量与供给的角度,答出国家应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从稳定粮食需求的角度看,主要是抑制不合理的需求。而国家在农村问题上的政策措施在课本上或时事中我们都接触过。如财政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税收上通过取消部分农产品的出口退税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这样答题大致的方向就确定下来了。
  答案:(1)稳定粮食需求。措施包括:杜绝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2)从长远看,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措施包括: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
  
  [设问4]这场“国家粮食安全保卫战”对社会与经济安全运行有何积极意义?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37题的第3问。做好此题,必须注意设问的信息:“粮食安全保卫战”、“对社会”、“对经济安全运行”、“积极意义”。从“粮食”这个关键词来看,我们应联系粮食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是战略性产品,直接关系我国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其次,要考虑“对社会”的意义,那就是稳定粮食价格有利于社会稳定。还要考虑到“对经济安全运行”的意义。
  答案: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品。保障粮食的充分供给,有利于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小结:经济常识中的设问一般是有什么意义或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做题时一定要将设问的语句划分为最小单位,并对这些单位进行发散思维后结合材料确定答题要点。
  
  ◆哲学常识
  
  [设问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39题的第6问。设问的指向性非常明显,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因此答题时首先就应该点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再点出“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对这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 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设问6]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8题的第1问。本设问中最关键的信息是“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分析“哲学依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检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再结合材料和设问中的其他信息作答即可。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小结:近两年高考哲学试题中,收敛性设问出现的概率较大。所谓收敛性设问就是设问中限定了答题时所用的知识范围。收敛性设问有时是指定某一个具体的原理,例如2008年高考中指定的“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等等。这种题比较简单,通过题目提供的材料和设问的限制,答案一般经过分析演绎就可以得出。但还有一种设问,仅指出分析材料所需要运用的知识范围,但并不指定具体的原理,例如2008年高考中出现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2007年高考中出现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运用唯物论观点”等等。这类设问就需要弄清哲学原理的归属问题,学习时必须分清楚每个哲学原理的归属。
  
  ◆政治常识
  
  [设问7]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基本道理。
  解读:这是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8题的第3问。设问中的最关键信息是“党”这个主体。从党的角度分析道理,可以从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和政府有责任妥善解决分配领域中的不合理现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改革的积极性。
  
  [设问8]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解读:这是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9题的第2问。本设问中的有效信息有“党为什么”、“政府为什么”、“解决农民群众”的问题。从两个主体来看,分别是由其性质、地位等决定的,从客体上看,农民也是权利的主体,而且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从“为什么”的题型来看,必须要回答其意义。据此再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农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理应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党和政府有责任通过相应政策和措施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小结:政治常识的设问,一般是××(主体)为什么要做什么事情,或者是××(主体)应该如何解决什么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地抓住设问中的主体与客体,围绕这些不同主体或客体进行思考,再结合材料进行取舍。例如主体是国家时,就要考虑到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科学发展观等。主体是人大代表时,就应该想到人大代表的地位、作用、权利与义务。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时,就应该想到党的性质、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小试牛刀]
  设问1.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我国为什么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解析:首先,本题的主体是我国,“从经济常识角度看”,应该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其次,从对象上看,是“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再次,要改革,是因为面临着一些问题。最后,从题型上看,让分析“为什么”,那就必定要回答出其意义。这样答案就好组织了。
  答案:(1)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些问题不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这必然激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的一些矛盾,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设问2.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解析:本设问已经指定了原理,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由于已经知道是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那就应该首先指明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展开进行具体分析。分析两者是如何对立又是如何统一的,一般情况下要侧重于两者的统一。最后,联系材料进行小结,点明应该如何做。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对立。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统一性。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和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