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学校德育>>正文内容

当代中学德育工作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本文摘要:
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能带好一个班级,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无人置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本次调查显示,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要性有着相当明确的认识,许多教师认为,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检查者和评价者,处于集编、导、演于一体的主体地位。
这次调查显示,在“与以往相比,您认为现在的孩子在管理上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上,80%以上的班主任表示“比较难管理”和“明显难管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原北师大实验小学书记钱志亮分析:一是社会转型,各种社会思潮涌入、社会经济状况剧变、社会道德标准变迁、社会规范削弱以及外来文化侵犯、网络文化兴起等,使得社会价值趋于多元化,德育难度增加;二是独生子女化,容易养成孩子放纵骄横、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目前班主任的整体状况尚不适应社会改革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应承认目前班主任还缺乏专业培训,师范教育中关于德育和班主任的培训微乎其微,教师普遍对德育、集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班主任职责模糊不清,行为矫正和德育方法缺失,致使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德育过程脱离主体,德育形式脱离现实,道德认识与行为严重脱节。“如今的班主任工作可能正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阶段。”国家督学王文湛说:“一方面来自家长、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又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尽管时代变换,学生的成长环境变换,但有几条是不变的:爱这个事业,爱孩子,班主任是爱的传播者,也是爱的收获者;另一个不能变,是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用自身的高尚来传播高尚,用自己的道德来传播道德。
我在10多年的情感育人、科学育人、艺术育人三结合的道路上摸索着行进,越往前走越觉得它无限广阔、无限深奥,有我探索不完的东西。我逐步认识到,班主任要把重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作为自觉实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转变的重要工作。如果说“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那么“了解”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爱”是“了解”的根基,“了解”是“爱”的升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什么?我认为首先是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按需施教”――这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家也把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早期从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形成了最初的需要。人为了生存就要满足他的生理的需要。例如饿了就需要食物;冷了就需要衣服;累了就需要休息;为了传宗接代,就需要恋爱、婚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还必然产生社会需求。例如,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改善生存条件;通过人际交往,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相互协作。人的这些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进步,为了提高物质文化水平,逐步形成了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有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即需要,就必然去追求、去争取、去努力。因此,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所说:“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需要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水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需要,是行为和动力的源泉,但“需要”又是欲不可尽的。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希望他的老师了解他的需要。在我带班的29年中,我深深感到不论多令人不喜欢的孩子,也不论缺点有多多的孩子,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被承认的需要,如果每名老师都能了解到学生这一最根本的需要,都能把研究这些需要作为我们的主要工作或者是重要工作去做,我们班主任工作一定会获得成功,也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护和喜爱。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行为、不良心理大多数是“需要”没被重视或没被满足造成的,因为是“需要”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情绪和意志。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它有低、高级之分,它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学生有些需要之所以是过分的、错误的,往往是因为一些学生孤立地注意了个人的需要、强调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忘记了社会的需要、他人的需要,离开社会来谈“需要”必定是错误的。但话又说回来,学生一些合理的需要,我们如何满足,使学生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转化,这往往是我们工作中最容易忽略的。如果我们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过分强调了我们的需要,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对立,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需要”是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谜”。解开“需要之谜”是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生活热情的关键。我们要在探讨学生内心“需要之谜”中,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完善。研究“需要”决不是对学生所有的需要,不加分析一概给予满足,更不是迁就和纵容。我把学生的需要分为三种类型,并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需要的转化,即:正当的需要给予满足;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错误的需要给予纠正。把社会的需要转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把教育的需要转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极为多样的,从吃喝的需要到玩乐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友谊的需要、赞扬的需要创造的需要、贡献的需要等等,几乎囊括了人类一切需要。在这么多的需要当中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过分的,哪些是错误的,什么样的要满足,什么样的要引导,什么样的要纠正,这是我们研究需要的第一步——探求并了解学生内心需要的实质和规律。
学生的需要带有很大的时代性,记得60年代带班时,我给学生买支铅笔,早上送给他一个馒头,他们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如今他们已40多岁了,可到一起谈论的仍是这一支铅笔、一个馒头,往事记忆犹新。可是如今,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给青少年的心理需要带来许多新问题。一支铅笔、一个馒头的需要早成为过去,学生们更希望的、更需要的似乎是“理解”和“尊重”。在社会飞速发展、商品经济激烈竞争中,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适应环境不良、人际关系不够和谐、耐挫意识低下、情感危机、性格孤僻等心理冲突的需要已提到日程上,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应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作为我们研究、了解需要的重要目的。
一、学生心理需要调查
心理需要的调查,是我们了解学生、做好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为了开展对学生心理需求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我首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了调查。这包括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适应性、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自我意识、青春期等各方面的心理需要。学生究竟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给他们些什么?在我的调查中,知道有48.7%的学生非常需要教师、家长少些责怪,而多给些方法,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指点和帮助。学生在“需要什么”一栏中填写道:“希望老师和家长的水平略高我们一筹(我们不要求很高)比如我们也知道自己就是意志力不强,因此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可家长、老师在批评、教育我们时也与我们的认识水平相等:‘你就是意志力不强,要强学习早就上去了。’老师啊!家长啊!你们不知道,我们多想听您告诉我们,我们的意志力怎么才能强,我怎样才能管住自己,老师,我最需要的是得到你们具体的指点和帮助。”多么尖锐,又怎么诚恳,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也并不苛刻,可我们能否做到呢?
新闻媒体曾多次对排名次提出了异议,我没有坚持“排名次”,也没有从表面上停止“排名次”,我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究竟对排名次怎么看呢?“排名次”符合他们的需要吗?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什么样的方式既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心情放松、没有压力呢?调查结果使我找到了好方法。通过调查28%的学生同意排名次,他们说,因为非常想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还提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光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就等于不知道自己。”还有的同学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动力就来自于同学问的友好竞争。”经过细心调查,这部分大多为成绩好的同学或成绩较好的同学。而60.9%的同学非常希望知道自己的名次,可又非常害怕知道,心情十分矛盾。而真正反对排名次认为压力很大,使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仅仅占11.1%,这些基本上是成绩不够好的同学。“排名次”看起来是一种教育现象,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探讨的教育思想。“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做“人”的工作的,“不准排”的方法,对想学习好,想了解自己,想取得好成绩的同学的正当需要没被满足,“一定排”对学习确有困难的同学自尊心又是个伤害,他们的正当需要也没有得到满足。总之“一刀切”的方法不是针对人来做人的工作的方法,我认为矛盾的焦点不在于公布不公布成绩,而在于我们教师应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我们可以设法巧妙地利用分数做好人的工作。分数是客观存在的,不承认分数的存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过分看重分数,以分看人是“瞎子摸象”,“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反复分析后召开学生座谈会,我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定在了“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上”,即:谁适合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方法能使他积极性高,心情放松,我就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变了“公布成绩”或“回避成绩”的方法,“满足需要、尊重隐私、与生共情、重在教育”是我对分数公布的态度。我还专门为不愿公布分数的同学开了座谈会,鼓励他们考试时把分数看透,学习时把分数看重,面对暂时的落后或失败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说声“下次见”。因为考得好与考不好仅有几分之差,在人类每一个努力领域中,是一些微小的差距把等级分出来,短跑、游泳第一名与第二名也仅仅是零点几秒之差,他们之所以能取胜,能赢得这些微小差距,往往不是天才决定的,而决定于成功者所采取的态度。经受挫折,经受失败,这本是人生的重要考验,我们为什么要学生逃避现实,为什么不主动出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呢?学生们过不了一年,都能纷纷要求公布分数,一些暂时落后的同学说,公布出来,它会帮助我更快地赶上,而我却根据他们的需要,在下面偷偷地告诉他,“你进步了”。大家积极向上,成绩越来越好,没有谁看不起谁,使每个同学活得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班内充满了民主、和谐和信任,学习竞争气氛相当浓。实际上,我是透过“排名次”这一现象,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提高心理素质的心理体验课,人人要经得住胜利,经得住失败,并让每个人都明白逃避现实是不现实的。给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迎接挑战、迎接竞争打下做人的基础。
学生情绪的波动受什么影响,这也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主要受以下六种情绪所干扰。(见表一)
1、人际交往问题
这是学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家长、集体的信任与关爱,他们苦于没有知心朋友;苦于和父母关系的日益紧张;苦于不能向老师倾诉心里话。
附表一  情绪受哪些因素干扰的调查(多项选择)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第六位
为不能把事情办好而困惑 自己不如别人而自卑 别人不理解我而苦恼 自尊心得不到尊重而苦恼 其他种种原因 老师、集体嫌弃冷落而痛苦
55.1% 33.1% 31.3% 26.7% 16.7% 6%
附表二 学生需要家长什么的调查
调查表明73.9%的学生希望得到父母在精神上的关心,仅有26.1%的学生更希望得到物质的关心。由于学生与父母有矛盾,有42.3%的学生想离开父母,有50.2%的学生对父母的关心照顾表示反感,很反感的占2.8%。在与父母相处中,学生最需要的是民主和平等,认为不民主不平等的占30.4%。我把这一调查结果在家长会上进行分析,家长会的主题就是“看,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在家长的调查问卷中,在物质上关心的占87.2%,而重精神关心的仅占12.8%,强烈的反差让家长明白了精神的关怀与物质关怀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道理。
附表三  学生对集体最大的渴求的调查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集体承认你
77.1% 74.2% 67.7% 48.6%
看到学生对班集体最大的需要是“团结友爱”,他们渴望得到真诚,所以在我建设班集体时就把学生这一需要当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第一需要,效果自然很好,因为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满足不也正是我的满足吗。
附表四 青春期心理需要的调查
我所面对的时一群十六七岁的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有53.9%的同学不知道应如何与异性交往。认为搞对象、谈恋爱老师不需要管的占71.4%,想交异性朋友的占72.1%,对学校、家长干预男女生交往反感的占67.7%,迫切需要了解青春期知识的77.8%,不想了解的仅占9.4%,关心自己在异性中形象的占40.4%,不关心的仅占14.9%。
附表五 学生最想得到的青春期知识内容统计:
友谊与爱情 心理健康 卫生保健 身体发育 异性交往 性 爱情 恋爱婚姻
72% 62.9% 52.1% 55.1% 36% 24.2% 20% 10.5
通过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时期、不同需要的调查,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方向,有了依据。按照这些需要细细分类,可以知道哪些属于正当需要,哪些属于过分需要,哪些属于错误需要;如何满足,如何引导,如何纠正。如何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科学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如:“想交异性朋友”占72.1%这就是学生正当的需要,这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如何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呢?我给他们上了一课,叫做“异性交往十大好处”。学生刚看到标题时,惊奇、疑问、不解、互相对视,“什么?”“好处?”问话此起彼落。我叫起―名同学问:“怎么?老师写错了吗?”学生答道:“就该是十大坏处。”“为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从小家长和老师讲的都是与异性交往不好,应注意什么,您怎么说有好处呢?”听着学生的议论,我们教师不觉得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吗?明明我们是异性社会,明明我们离不开与异性的接触,明明需要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可我们没能给与他们这一切,没有满足他们青春期发展的需要,禁锢的、呆板的、消极的教育引导,导致了由学生的“早恋”及感情的压抑带来的一系列苦恼、错误和障碍。如果我们能从正面、以积极的态度给予学生引导,难道还怕学生不接受吗?我用生动的语言、真诚的心和有趣的实例,讲述了异性交往的十大好处(对于学生提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给学生回信),欢声、笑声充满课堂,学生们要我的笔记,互相转抄着。“原来异性交往不是可怕的事,它还有十大好处呢!”这是学生的原话。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互敬互学的良好关系,给集体的成长带来无限生机,因为学生的正当需要得到了满足。调查中还有71.4%的学生认为搞对象、谈恋爱老师家长不用管。人数之多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但这一需要就是错误的,让他如何接受老师家长的教育,认识到老师需要对每一名成长中的学生负责呢?不能说有71.4%的学生认为老师不需要管,我们就可以不管。如何管,又如何管得有效,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引起学生反感,往往是因为我们管的方式方法没能让学生接受,指责、训斥、处分……这样管还不如不管。
二、需要是内心世界的折射
通过对“需要”的了解和调查,我愈发发现学生的需要层次和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既受外界环境影响又受自身生理状态干扰,既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反映,又是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的表现,实际上学生的需要就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折射。我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从外化到内化的分析对学生的需要进行了分类研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自我成长到自我发展再到自我完善的过程,或者说是从“做人”到“做怎样的人”到“怎样做人”的内化过程。
总之,通过对学生需要的调查、分析、层次的排列使我越发明白,研究学生的“需要”是我们“研究人”去做“人”的工作的第一步,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的需要是内心世界的折射。只有不断地去探讨人的发展规律,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科学育人。
三、积极性源于需要的满足
我告诉自己,做一个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想要得到什么,且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帮助学生得到想要得到的。奥佛史屈教授在《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行动出自我们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给予想劝导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商业界、家庭中、学校里、政治上――最好的一个忠告是: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就可以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这正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人的需要”。如果学生正当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他一定会有着内在的动力,把我们外化教育的过程转化为内化教育的过程,“满足学生合理的、正当的需求”就是我做好工作的一条途径。卡耐基曾说,想钓到鱼,就要问问鱼想吃什么。他说,他每年夏天都要去钓鱼,他最喜欢的食物是草莓和乳脂,但他发现鱼并不爱吃他喜欢的食物,而喜欢吃小虫。因此,他每次去钓鱼,不想自己所想要的,而去想鱼所想要的。他再也不装草莓和乳脂,而垂下的是小虫或蚱蜢,鱼果然上钩了。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钓鱼的话,饵必须适合鱼。道理看似很简单,可我却得到了非常深刻的启示。教育中许多“一厢情愿”的例子引起我的深思。就拿学校的“校风评比”来说,大家是非常重视的,得了一百分欣喜若狂,要是丢了几分回班没完没了,非要查出个究竟,作为班主任认真对待“校风评比”是对的,把它看成是衡量班集体建设,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校风评比”要靠学生执行,学生是否把它看成是自己的需要,我们是否把我们的需要转化成学生的需要,这是“校风评比”的关键,班主任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有一次,一个学生不解地问:“老师,班级分数丢一分有什么了不起?你们班主任怎么这么不依不饶的?你们越着急我们越不当回事。”听完学生的话,我深深地思考着,“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想过没想过,是不是我们需要的都也是学生需要的,我们如何把我们的需要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我们想过没想过学生接受我们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的愿望再好,我的心气再高,用我的需要来代替学生的需要是不会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教育,也更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育就会变成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空洞乏味的说教。把我们的需要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把我们的教育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这是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想起爱默生的一个小故事,他想和儿子把牛关进牛棚。可牛怎么也不进去,出现了“顶牛”现象。还是他的女仆拿着一捆嫩草,把手指放入小牛的口中,小牛吮着手指,闻着嫩草的鲜味乖乖地跟着女仆走进了牛棚。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例子。我们的教育可不可以变换一种形式,可不可以不和学生出现“顶牛”现象或少出现“顶牛”现象,而达到同一个教育目的呢。在研究我们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的同时也要研究研究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愉快地、自觉自愿地、心情舒畅地去接受我们的需要,自然地完成这种需要的转换,使我们在教育的领域中寻求出一条意想不到的出路。
四、培养高层次的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要有一个培养过程,理想、信念的树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它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个对人和行为起作用的主导需要。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主导需要,满足低层次需要后高层次需要就会出现。高层次需要就是在需要的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的。
就在教师们议论着:现在的学生真不好教,家长们叫唤着: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也在大声疾呼着:老师关心我们的分数、家长关心我们的生活,谁来关心我们的感情,谁来做我们的人师?听着这些呼喊,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立了一条规矩,就是:“不和学生对着干,要关心学生的感情,要做学生的人师。”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注意学生在人生重大转折时所出现的种种心理反映和感情需求,比如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说是一次较大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一次较大的转变,对于刚刚换一所学校或换一个集体的学生会产生许多的不适应。也是他们情感最容易波动的时期,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关注,就会出现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今年当我刚刚送走一个带了两年的集体,又迎来了一个高二年级的新集体,他们面临学校环境的变化、集体的变化、老师的变化,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尤其是对他一直受捧地位的变化、一直学习名列前茅位置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更是一筹莫展。学生极低的心理承受力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在高一刚刚建立起来的集体,现在又分成了文理科,我班的56个学生来自五个不同的班级。进入高二已经一个多月了,班集体很难形成,不同类型的学生均有适应不良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着手在班里搞了一项调查,全班56名同学,对新学校、新的集体适应的16人,不完全适应的33人,完全不适应的4人,很适应的只有3人。有紧张、焦虑情绪的占15%。集体有的更多的是沉默和冷淡。同学们有的更多的是对过去学校、集体、老师、同学的留恋和想念。每天写信、等回信,下课在一起只要有话,就是对过去的赞扬声“我过去的学校怎样好”、“高一怎么样”等等。面对这些,如果按以往的做法我会下个禁令,“今后不许说过去怎么好,因为会涣散集体的凝聚力,我们要说现在,我们要面对未来……”这些“不许”,恰恰是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只注意了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其结果必然发生“顶牛”现象。    我开始了解、研究学生的需要,学生在想什么?我首先认真分析了学生不适应新环境的原因和性质,引起学生不适应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这些学生对新集体的“不适应”应属于心理问题,我不应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为当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的时候,就会产生对过去的留恋,很自然地会使现实归属与心理归属产生矛盾。现实归属受到挫折就必然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出现忧郁、孤独、失落。这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和行为的刺激,这并不是他们“不热爱新的学校”“不热爱新的集体和新的老师”,因此,如果解决不当不但会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建设,而且还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注意把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一天,一个从一流学校、一流班级来的一流学生的家长经孩子允许拿来了他儿子写下的数十篇日记,这篇篇日记,记录下了这位学生不适应新环境的心态,其中有两篇是这样写的:
九月十九日
就在昨天夜里,我梦见回到了母校,回到了我最亲爱的同学中间,回到了曾生活三年犹如十年的xx中学。
当刺耳的铃声把我惊醒,我忽然觉得自己失去了那么多……
日日的早饭、上课、午饭、训练、晚自习,同大家一起木头人一样紧张的执行着,忍受着。只有在月儿升起的时候,在凄凉但恬静的月光中,在梦中,才能回到过去,回到那美丽的乐园。
出乎意料的一天没有训练,好像是个阴冷的雨天。我获得了近三个小时的自由,不由自主地,我猛跑在雨中,迎着冷风冲向车站,是梦牵着我,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校……
没吃晚饭,我匆忙去上晚自习,坐在椅子上,面对黑板与低头奋笔疾书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我想起刚才与过去的同学谈论现在的生活,当他们喋喋不休的介绍自己的情况时,我却只是默默地听,我没有说我的生活,那日复一日,被操纵着做这做那,只有梦中才有快乐,也才有“生活”。            我有些紧张,我怕刚才那快乐的时光也是梦,其实真像一个梦,一个日日夜夜都做的梦。
当天完全黑下来,冷风划着我的脸,我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
十月二十五日
日子一天天从无聊中飘过,成天的忙这忙那,可到头来也不知自己到底忙了些什么,学习倒也不吃力,可心里就是那么没底儿,总希望自己能生个病什么的,回家住两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飞过,却不留任何痕迹。时常想起过去的好,想起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忽地又觉得如此怪诞,昨天还生活在他们中间,还在球场上、舞台上、讲台上表现自己,今天却坐在这六角形教室中发呆。同学不坏,可就谈不来,我发疯似的想找个同学说说话,聊聊天,可别人却把我当疯子看。
 猛想起一堆的作业,才慌忙地奋起笔来,可那笔也是那么疲惫,懒懒地想起过去。
学生需要感情的支撑,学生需要理想和尊重,这决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日记,它是新生入学发自内心的呼叫。针对学生恋旧心理,我把他们种种表现均写在了一张纸上,然后认真分析,学生这些表现究竟代表着什么需要,表列出来,我心里明白了,再寻求解决办法,效果果然不错。
就学生不适应高一新环境现象做如下分析。(见附表六)
表一列出来,发现老师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发生巨大反差,如果一味按照老师的需要进行教育,结果必定事与愿违,学生没有什么不正当的需要,也没有什么错误的表现,应当做的是老师如何满足学生这一正当需要,从而激发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尽快适应新环境,不然后果会越来越严重。按照表的说明,再来决定班会内容,这不仅是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而且也是从管事到管人的转化,是教育外化过程向内化过程的转化,使思想教育有的放矢。
我决定按照学生的心理需要首先调控影响学生的心理归属的刺激源,优化实际归属的集体、老师和同学,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给每个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我开展了“峥嵘过去,崛起今日,辉煌未来”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想表现自己,想让大家更快地了解自己的愿望,我在班内搞了一个大型的“难忘青春足迹,难忘初中生涯”的展览,教室的四周用桌子摆成u字型,雪白的桌布使人感觉到纯洁和真诚,放上每个人工整的名牌,又增加了几分严肃和神秘。让每个人把最能说明自己、最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展品拿来。这是一个个性的展示,成绩的展示,精神风貌的展示,大家渴望着集体对自己的了解,同时也表现出每个人对了解集体了解他人的渴望。因为是大家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展览充满了友好与真诚。展品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一个同学获得全国计算机比赛优胜奖,那闪闪发光的大金牌给他带来了自信与骄傲,也给全班同学带来了
附表六  高一新环境现象分析
学生表现 后果 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 老师心理需要分析 矛盾焦点分析 性质分析 心理需要转换措施
1.态度冷漠2.对新集体老师、同学均没兴趣3.下课就走和老同学约会4.经常会听见同学们说过去学校好,老师好,同学好 1.同学关系紧张2.集体死气沉沉3.对老师的话、学校的要求反感,总认为与过去的不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4.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5.心理沉重、压抑 1.需要找回原来的“我”2.需要留恋原来的那份感情3.需要别人了解自己的过去4.需要让大家也知道“我过去的环境、表现、交友、工作、生活等优势” 1.正视现在的“我”2.要尽快把感情迁移到新集体中3.热爱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环境4.尽快适应新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新的学习、生活、工作中5.集体早日形成 1.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的矛盾2.老师的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矛盾 女学生中3.4.需要属于正当需要1.2.需要属于不现实的过分需要3.4.应满足1.2.应引导古老师中1.2.4.正当需要3.5.属过分需要1.2.4.要转换成学生的需要3.4.不要操之过急 1.演讲比赛“看谁的过去最好”(让他说,让他表现,让大家了解,引导他在找回过去的我,立足现在)2.个性展示展览会“难忘青春足迹、难忘初中生涯”(让每个同学把过去的成绩、自己的特长、成长的骄傲,展示在新集体中,让别人尽快了解自己,也让自己尽快了解别人)是一个个性的展示,成绩的展示,精神风貌的展示,大家渴望着集体对自己的了解,同时也表现出每个人对了解集体了解他人的渴望。因为是大家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展览充满了友好与真诚。展品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一个同学获得全国计算机比赛优胜奖,那闪闪发光的大金牌给他带来了自信与骄傲,也给全班同学带来了惊喜与羡慕,同学们赞叹不已,这使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内心的满足。另一个同学的展桌上摆放了他精美的绘画作品及获奖证书,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还有一个同学放一把小提琴,在同学们的要求下他深沉地拉了一曲优美的小提琴乐曲给集体带来了无比欢乐。一个同学的生日礼物更是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心,一张张贺卡上的生日祝福写得精彩、有趣。“xx同学你真漂亮,你是我心中的神”,“你知道吗?我最喜欢你哭,连你的哭都是美的,它透着善良……”朗读声、赞美声似乎勾画出这位女同学的心灵,看着她满足的笑容,看着同学们激情地奔走相告,心中真有说不出的高兴。班会使同学们在笑声中、在赞美声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我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重重地写了两个字“今天”,并用配乐诗朗诵,朗诵了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的诗《向黎明致敬》。向黎明致敬看着这一天!因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在它短短的时间里,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生长的幸福,行动的荣耀,成就的辉煌。因为昨天不过是一场梦,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惊喜与羡慕,同学们赞叹不已,这使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内心的满足。另一个同学的展桌上摆放了他精美的绘画作品及获奖证书,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还有一个同学放一把小提琴,在同学们的要求下他深沉地拉了一曲优美的小提琴乐曲给集体带来了无比欢乐。一个同学的生日礼物更是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心,一张张贺卡上的生日祝福写得精彩、有趣。“x x同学你真漂亮,你是我心中的神”,“你知道吗?我最喜欢你哭,连你的哭都是美的,它透着善良……”朗读声、赞美声似乎勾画出这位女同学的心灵,看着她满足的笑容,看着同学们激情地奔走相告,心中真有说不出的高兴。班会使同学们在笑声中、在赞美声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我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重重地写了两个字“今天”,并用配乐诗朗诵,朗诵了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的诗《向黎明致敬》。向黎明致敬看着这一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在它短短的时间里,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生长的幸福,行动的荣耀,成就的辉煌。因为昨天不过是一场梦,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却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梦,每一个明天却是有希望的幻景。所以,好好的看着这一天吧,这就是你对黎明的敬礼。录音机中继续播放着充满梦幻的美妙乐曲。“同学们,请你们每个人都拿出张纸来,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1)我是否只愿生活在昨天,而不愿面对今天,我是否还在追求那座“已远去的玫瑰园”?
(2)过去给我带来了什么?是消沉还是力量,是成功的包袱还是胜利的喜悦?是飘飘然还是清醒?
(3)如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我是否能从生命中得到更多?
(4)我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下礼拜……明天……还是今天?
(5)三年结束的时候,这个属于我的阵地将用怎样的风貌展现我?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给班上每位同学都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班会的召开,给集体的形成带来了一片生机。望着雀跃着的一个个可爱的学生,我得到的是更多更多的思考。需要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诱发需要的动因、内容,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由客观决定的,需要是一个人生命活动的基础。对“学生不适应环境”如果不加分析,表面看,会认为它表现在学生身上是一种任意性、是以一种欲求的形式,作为主观目的和动机出现的,但通过认真分析、调查,发现这种主观、自由、随意后面却存在着许多客观的、环境的因素,学生心理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地位的变化以及经历、修养等各因素决定了学生对他所“需要”的选择。记得鲁迅曾说:贫穷的人不知道开交易所的烦恼,大资本家不知道北京老太太拣煤渣的辛酸,贾府的焦大也不会爱上林妹妹的。我们当老师的如果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又怎样称得上是老师呢?我多次提示自己:不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就不要站在讲台上胡言乱语,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带来的是高层次需要的升华,这也是培养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手段。
五、把需要转换为动力
这边开着展览会,那边我“打人了同学内部”,显然,雪白的桌布,鲜红的证书,闪光的金牌给大家带来的是自尊、自信、自强。自我价值在展览会上找到了,同学们用羡慕、尊重、了解代替了烦闷、压抑、犹豫,展览会成了恋旧到喜新的桥梁。可“过去”仍然是大家谈论的主要话题,但只要见到老师一过来,他们的话题就转开了。面对这些,我又在思考了:是制止大家对过去的歌颂,引导大家说现在好,还是满足大家的需要,把这种需要转换成动力?如不让大家说过去好,就是和学生对着干,就是在钓鱼中把我爱吃的给鱼吃,如果让学生说,就是把鱼爱吃的给鱼吃,当然达到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根据分析的情况我又继续筹划着第二个班会,我向全班同学们说:“别躲我,我让你们说。”因为我深深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善、美,他们渴望的是真、善、美,他们最希望得到的也是真、善、美,干脆就来个大说、特说、敞开说“看谁的过去最好”。主题就这样选定了,大家没有做准备,也没有推让,更没有冷场,谁也没有讲稿,我只是在黑板上写下了“真、善、美”三个大字,下面一行小字:“看谁的过去最好――演讲比赛”。演讲会开始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使人振奋,一个班长讲述着他的集体如何在学习上一马当先,如何在球场上英勇夺冠,如何在文艺演出中战果辉煌。团结友爱的班风、奋发向上的正气使每个同学听得入神,我看到了,“谁不愿意自己成长在这样的集体中呢”,这是每个同学内心的独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了,他深沉的语调、演讲家的风度,把全班同学带进了他生活了三年的校园,他要谈的是他的老师,他的班主任。“我的老师教化学,他一直是我们尊敬的好老师。就在还有一个月即将中考的时候,老师晕倒在课堂上,当同学们把他送到医院时,传来’喉癌晚期’的噩耗,同学们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老师,您为什么得了这个病?家长听说后,也纷纷找到学校,不放心老师的身体,也不放心面临中考的我们。第二天,大家的心是沉甸甸的,往常喧闹的教室没有一点声音,谁都说不出自己在想着什么。就在这时,我们的老师身穿新西服,打着整齐的领带,意外地出现在讲台前,同学们被老师意外的到来惊呆了,一个个含着热泪,一声声’老师,您休息吧’!’老师,你住院治疗吧!我们会好好学习的’,’您放心吧!’……老师虽然面色憔悴,但眼睛却很明亮,他嗓音虽然沙哑,但却铿锵有力,他说:’同学们,谢谢大家对我的照顾和关心,看到你们的成长,看到你们的进步,这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精神治疗。你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吗?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如果它不燃烧了,生命也就终止了,我想让我的生命燃烧,证明我还活着,希望大家能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的生命燃烧起来,让我看到希望,让我看到我生存的价值。把你们送走,让你们考上自己最理想的学校,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人的一生没有比实现自己的愿望更有意义了,如果这愿望没实现,我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呢?……’老师开始讲课了,全班同学都是含着眼泪听老师讲课的。从此教室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最闹的学生也不闹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为老师学习,考上最好的学校。今天我能坐在现在的教室里我决不能忘记我的老师,所以放学我就想往回跑,大家都约好了,去看我们日夜思念的老师。”他深情的演讲,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教室安静了,不知从哪个角落里了发出了一个声音:“我建议,咱们也让鲍老师讲讲她的过去好吗?”我在一阵掌声中,走上了讲台,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同样没有讲稿,但那是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我深深地向全班同学鞠了一躬,开始我的讲话。“首先,感谢同学们能给我这个发言机会,也感谢同学们为我当好班主任,当一名大家喜欢的好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素材,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你们一个个发言,都像是一股股清泉,是那样透明、清彻;又是那样凉爽、甘甜。今天大家是以心呼唤心,以爱交换爱,在信任中得到信任,我向你们学习。实话实说。从接这个班以来,我i艮苦恼,苦恼你们总说过去好,我曾在内心中埋怨过你们:为什么不说现在好?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同学和老师,难道真的不能引起你们的热爱吗?你们真是冷血动物吗?我也曾想制止你们,’不许再说过去好,因为这只能使集体涣散’。可当我深入同学们中间的时候,我发现了,原来,说过去好,是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这有什么错呢?今天的班会证实了这一点,大家在说’过去好’的内心深处,是渴求着我们的今天要更好。说起’过去’我何尝没有美好的过去,我何尝没有值得我想念的学生。我教过的毕业班并不多,因为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年,又有几个六年呢?可我的学生和我的感情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它比金子还贵重。可以说我的生命是学生给的。”说到这儿,我说不下去了,我想起了我那一届届的学生,我想起了我死去的孩子。
“就在那一年,一建筑工地的起重机倒塌,将我七岁的独生子当场砸死……我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就在我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时候,没想到我教过的几届学生及家长几百人跑到我的家中,他们送来相册,送来慰问信,他们坐在我身旁不愿离去,一声声‘妈妈,妈妈’地叫着,他们说:鲍老师,我们都是您的孩子,今后我们就叫您妈妈吧!’可以说,没有我的学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我沉默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同学们,我要求自己,不在你们面前说一句我过去怎么好。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而现在的才属于自己。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能把一个现在还不喜欢的集体,建设成一个她最喜欢的集体,最优秀的集体,这才是她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天天说你们不如过去的学生,我想,一定会伤大家的心。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敢于否定自己过去的人,他是个伟人。我就是要否定自己的过去,建设一个全新的今天。话刚说到这儿,又是一个同学喊了一句:“全体起立”,只听同学们陆陆续续地站了起来,我看见很多学生眼睛中闪动着泪花。这个同学接着说:“让我们共同叫一声’妈妈’!”“妈妈――”听到这一声深情的呼唤,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一个劲儿地往外淌,我还要说许多话,可我说不出来,我边擦眼泪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红心,又在心的中央写上你、我、他,用黄色的粉笔又写上一个更大的字“家”。同学们自发地唱起了“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掌声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还说什么呢?此时仿佛说什么话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有的只是“爱”,是真情,是力量。“你、我、他”组成了一个新的“家”。45分钟的班会,起到了如此效果、没有准备、没有表演、没有诗句、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一个崭新的“集体”诞生了。我激动得彻夜难眠,在总结中,我深有体会地写上了一句话:“了解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是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源泉。”
六、要“导”不要“堵”
学生们的需要,不会完全正当,也经常出现一些过分的需要,在这时我往往想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为什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没有把水治服呢?因为大禹的父亲是用“堵”的方法,越堵越不行,使洪水肆意横流。而大禹用“引”的方法挖渠疏导,化洪流为细流而治服了洪水。教育部原副部长柳斌说:我们现在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即使是过分的需要,我一般也不强硬地简单制止,而要放下年龄、思维、文化等差距,用学生的眼光和心态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经过精心地策划,引导学生把过分需要变成正当需要,使需要得到转化。
七、是“不许”还是“许”
一个30多岁毕业多年的学生来看我,我们聊起过去、现在和将来。他现在已是孩子的爸爸了。他问我:鲍老师,您能不能给我写一个等式:教育等于什么。我不解地思考着,教育等于什么呢?他拿过一张纸,在纸上写了这样一个等式:教育二不许干什么。我奇怪地望着他,他深情地讲述着,他既当过学生又当过家长,既经历过过去又面对现在对教育的感受。他说,他离开学校已10多年了,可现在坐在儿子的课桌椅上,以家长的身份听老师讲话时,却有一种复旧的感觉。虽然教室比以前亮,桌椅比以前新,各方面条件均比以前好,但老师一说出话来,却与10多年前自己上学时没什么两样,没多大区别。他记得自己上学时,印象最深的,也是老师讲得最多的是“不许做什么”,现在的教育能否研究研究“许”干什么呢?他接着给我讲述了上学时对他教育最深的一件事。他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老师多少个“不许干什么”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而记忆最深的,正是老师的一个“许什么”使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以至记到现在。“当时因为周六下午不上课,一个星期前爸爸给我一张电影票,是周六下午的,让我好好学习。我每天都在计算着还有几天就到星期六了,因为那是我最想看的电影。这一天终于到了,就在我好不容易盼到下课的时候,老师走进了教室。告诉我们下午学雷锋――刨树坑,还说要展开竞赛,看谁刨得最多最快,我一听就急了,怎么办呢?‘刨树坑’与’看电影’如何摆平呢?去找老师请假?老师绝对不同意,会问我:’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你说应该以什么为重呢?’无疑,是以集体利益为重,我何必找训呢?算了吧!可是我左看看那张电影票,右看看那张电影票真是舍不得,想来想去,还是找老师说说吧!就是我不去,也要让老师知道,我是因为’学雷锋’而放弃了’看电影’的,老师也会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我:’xx同学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以集体利益为重,是学习雷锋的榜样。’这也值了。想到这儿,我就去找老师,老师看着我手中的电影票,问我:‘你想去吗?’我马上回答’不想去’,老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忙问:’不想去,为什么还来找我呢?你一定非常想去。’又停了片刻竟出乎我意料之外地说:’我许你去。’老师这一个’许我去’使我不知所措,忙向老师讨教说:’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应以集体利益为重,您为什么许我去呢?’老师说:’因为学雷锋不是一时一事,它应是一生一世啊!今天你没去看电影刨了树坑不见得你把雷锋精神真正学到了,今天你没刨树坑而去看了电影,也不见得你没把雷锋精神学到,要看你思想深处如何对待。’老师的一席话,使我坐不住站不住,老师接着又给我出主意说:如果你两样都不愿意耽误,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人家回去吃饭你可以刨树坑,等人家来刨树坑了,你可以去看电影,看完电影,你还可以回来接着刨树坑……老师虽看出了我想得到老师表扬的心思,但老师并没给我揭穿,他保护了我的自尊,又满足了我的要求,具体给了我方法,还让我满心欢喜,又让我反省自己,我真为老师这种艺术育人手法赞叹不已。我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我的灵魂又得到了触及,使我从内心懂得了做人的含意,也就是这一个’许’让我自己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道理不是别人给的,它是我自己悟出来的,因此老师使我永远不忘。”
“许”与“不许”虽只一字之差,但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不许”虽然也有教育,但细想想,它多是命令式的,这里没有协商、没有余地。对于法规是可行的,是必要的,但对一个教育者来说我认为就缺少了些什么或过于简单,过于生硬了。而“许”这里面囊括的东西却太多了,“许”必定要求你有下文:“如何做”光有“许”而没有“如何做”那也不叫教育,可能就会走向迁就、纵容的反面。要想做到“许”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的,因为它要把教育的外化过程向内化过程转变,把别人的需要转化为他自己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凡是想说“不许”的时候,都要想想如果换成“许”我该怎么办?尽管工作量大大增加,但就这一字之差,才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教育,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进展。同时我也感到:要摆脱旧的东西,会冒很大风险,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就有能力进行改革,一旦我们探索了陌生的领域,便能体会到在教育工作中的无穷乐趣。
表七“32人想当班长”一事研究对策
现象 难点 学生心理需要 教师心理需要 矛盾焦点 性质分析 如何完成需要转换
民意测验中32个人想当班长 只能有1个班长,最多只能有2个,那30个人的积极性如何保护 1.积极为集体工作2.找到自己的位置,创造人生价值3.以崭新的面貌开创自己的新的未来 1.每个人都要积极为集体工作,又不要看职位高低,应明白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干什么工作都一样2.保护每个人积极性 2个与32个如何让大家心理都平衡 学生中1.2.3.均为正当需要,需要百般爱护,老师中需要层次偏高但也正当 1.保护积极性――给每个人找一项工作2.帮助学生明确老师所要讲的道理――都是为人民服务3.帮助学生找准位置,把教师的需要变为学生内心的需要――让自己体验
班会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我抱着12副大象棋走进了教室。“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象棋大赛……”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沸腾了。我接着说:“今天的象棋比赛6个小组各出男女2人参战,
其他同学观战。参战的下棋,看谁下得好;观战的看下棋,看谁能通过看下棋悟出一些建设班集体的道理。既能赢棋,又能把下从“不许”到“许”,是教育过程的转化,也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八、“不变”在“变”之中
班主任工作是有“法宝”的。这“法宝”既包括优良传统,又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好传统不能丢,推陈出新是要务。比如我们的研究题目,过去是青春期,是早恋,现在就要研究网恋了;过去研究独生子女,后来研究单亲家庭子女;过去研究智商,现在要研究情商、多元智能;过去是帮青少年戒除烟瘾,现在是面临难度更大的网瘾……新的形势逼着我们去跟上时代。
要变的还有方法。班主任的家访还要做,但已不是唯一的方式了。现在除了到学生家里,还可以用电话、用网络,或者约出来聊天等。但不管怎么变,情感沟通的目的是不变的。丁榕说:“班主任工作恰恰注重一个情字。用什么方法沟通感情,需要现在的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寻找新的途径。如果是我,我还是要家访。因为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他所接触的人,才能了解孩子,找出教育他的办法。”
家访是班主任一贯的、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做了40年班主任、从未停止过家访的北京模范班主任、第14中学退休教师杨永培说:“光打打电话跟到学生家去完全不一样,缺乏了情感。现在的年轻班主任时间少、任务多,如果对全体学生经常家访做不到的话,也应该跟重点学生的家庭保持经常联系,尽量去‘走走’。”
最让班主任头疼的是那些在许多方面都表现不佳的“差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另一“法宝”就是转化这部分孩子。北京市丰台区南宫中心小学班主任郑雪飞说了一件事:一次学校组织拔河比赛,班里排在最后的那个孩子把绳子绕在了腰上。哨声响起时,他用力拽绳,小脸憋得通红,嘴里不断地喊着:“使劲呀,使劲!”因为力量悬殊,班里输了,这孩子涨红小脸,低着头,一言不发。就是他,平时课上不守纪律,又常常不完成作业,还常惹是生非。其实他的心里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郑雪飞用他身上的闪光点教育他、激励他,并把目光投向所有问题学生,以此带动班级工作。“用显微镜去找这些孩子身上的优点”,这一招儿已经被很多班主任屡试不爽。
“法宝”之三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新时期对班主任的一种要求。耐心细致,周到具体,融情融理,做学生的朋友……这些就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工作方法,也体现了班主任工作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在“了解学生,探讨内心需要之谜”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根据学生“需要”的结构及“需要”的发展特点,引导学生朝着合理的、正确的需要发展,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做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义务。在这方面,我注意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矛盾:一是要处理好老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的矛盾;二是处理好学生个体需要与社会、集体需要的矛盾;三是注意处理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矛盾;四是要解决有限需要与无限需要的矛盾,这样才能有使班主任工作向纵深发展。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