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永不言弃—记特级教师、校长王兆平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名师简介:王兆平,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小学中学读书在“文革”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当年考取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江苏省东台中学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1994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成为盐城市首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

25年来始终坚守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率先垂范,追求“敬业”“精业”的最佳境界。近5年主持学校工作,践行“勤奋”加“智慧”的教育管理方略,学校高考成绩年年有亮点,教科研水平年年有提升。主持建设的“三人行中学语文网”,平均每日点击率达万人次。

 

 

瓢饮弱水

    王兆平出生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省新曹农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上中学时,正逢那个大革命、大批判的年代,到处都是大字报、大辩论。君子乘势而为,借助写宣传板报,他练就了一笔好字,也曾摸索着写过一些文学作品:一篇散文《红五月的畅想》,学校奖给他一本刘心武的《新来的小石柱》;一首诗歌《新来的大学生》,几番登台朗诵让老师同学们啧啧称赞;一出表演唱《夸夸咱连队的他们》,赢得了农场观众的一片掌声。这些他自称是“涂鸦”的作品,让少年时的王兆平增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初中时,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别的同学就只写一篇,可他往往要写上几篇。一个学期下来,别的同学只用完了一本作文本,他却能用上好几本。很多时候,他的作文本会不翼而飞,据说是被他的同窗们“珍藏”起来了。他的作文经常被其他语文老师在不同年级的语文课上当作范文诵读。

    到了高中,他的语文成绩更是出类拔萃,为此老师还选他做过几回“小先生”,给全班同学讲课。想起这段往事,他很是感慨:“叫惜啊,那时全是学老师的套路,什么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写作方法等等,一路讲来,没少一个步骤,实在是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

    那个时代,书籍少得可怜,手头上的钱也不多,可王兆平还是省吃俭用,一有机会就去买书,买来后就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营养。老师们也很关照他,经常偷偷借给他一些像《烈火中永生》《红岩》《林海雪原》之类的“禁书”,他更是爱不释手。

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在几万人的农场里,他是唯一订阅复刊后的《人民文学》的人,一直订到大学毕业。平日里,只要是报纸上的文学作品,他就剪下来,贴成厚厚的剪贴本;有时还全文抄录下来,到现在他家里还有好多当年手抄的本子,整洁如新。

初窥门径

    1976年王兆平高中毕业后,有两所学校争着要他去当民办教师,一所是他上高中时就读的新曹农场中学,另一所是他上初中时曾就读的新曹农场东兴学校。最后他选择了离家近的东兴学校,在那里当了两年的初中语文教师,还兼教体育和美术,送走过一届初中毕业生。现在,回想起这段经历,他总觉得那时的教学真的有点儿胡来的味道:对学生讲的永远是教科书、参考书上的内容,拓展不开,也不会拓展;批改学生的作文也不会“少改多就”,而是经常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出力不讨好,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他常常自嘲说:“那时真是误人子弟啊,幸好只教了两年。”

    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取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当时,他可是农场里的第一个文科本科生,这让他那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父母深感自豪。

    进入大学后,王兆平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但也是班上学习最认真的学生。晚上宿舍熄灯后,他常常点上蜡烛看书到深夜。现在问起他当时那样做的目的,他开玩笑说:“实在惭愧,主要是为了补课,毕竟小学中学自己都是“文革”的产品,那样做也可让自己的积累变得更厚重些。”

    当然,作为一名师范生,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教和学的思考与探索。两年民办教师的经历,再加上四年的大学学习,让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上了理论的反思,努力追求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在江苏省扬州中学实习时,他的《茶花赋》一课得到了著名语文教育家 (当时是他们的教材教法老师)顾黄初先生和实习指导老师的赞赏。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1982年夏天,他被分配到江苏省东台中学工作,担任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教学,另有滋味,别有特点。他备课十分认真,为了一个词的解释,一句话的含义,常常要查找很多资料,摘录很多卡片。可是他很少把备课内容写到教案上去,往往在教科书空白处写得密密麻麻。卡片摘录了一张又一张,但在备课笔记上却只有几行或者只有个开头,甚且只有教法。这样做,讲求的是课堂上教学的流动、随机的发挥;注重的是那种放得开、收得拢的散文式的教学。

    在王兆平最初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些教学活动,给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任教的第一届高中班 (1982年—1985)是一个农村班,双语成绩均居年级六个班的最后一位。面对这样的学情,他没有退缩,他相信,凭着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一份永不言弃的决心,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对外语学科,他带着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学完了六年的外语课程;在语文教学上,他贯彻一个“背”字,凡文必背,就这样一直坚持到高三。这个班最后在高考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还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虽说是个理科班,可是学生们不仅在校期间显现了良好的语文能力,而且走出校门后还有不少人从事了语言文字工作。

    工作后的第二年,他第一次代表学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张衡传》。一般情况下,对外公开课只上一节,可他坚持要上两节。一个年轻人,连上两节公开课,出格?个性?同行们纷纷猜测着他这样做的动机。在同样是从事语文教学的老教务主任武克家的坚持下,学校竟然同意了。这次公开课,他取得了成功,听课的同行们都觉得耳目一新。其实王兆平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要完整地展现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此后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他还曾开过语修逻系列公开课,一上就是三周18节,让听课的同行们受到了很多启发。

    97届高三,他和高三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大胆进行教学实践和教改探索,尝试了“集体备课,一人轮流到各班上课”的做法,并且构建了具有东中特色的“定标导学,精讲质疑,反馈巩固”的高三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他埋头做语文教师8年,坚持跟班上,教循环,差一年就是满三届。他的教学中开荒多多,亮点连连;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他的教学特点体现为重预习复习,没课堂笔记,少课外统一作业;强调的是“耳提面命”的个别辅导,“曲线救国”的大语文教学。他的学生都说爱听王老师的课,说听王老师的课感到既轻松又实在。

    回顾这些,人们都说,从教之初的王兆平对语文课程的教和学就已经有了个性化的超前的思考和认识。

更上层楼

    从教以来,王兆平历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但却一直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他自己说:“在我心中,我首先是一个语文教师,然后才是一个学校领导。不管是当教师,还是当学校的行政领导,都必须认真敬业、刻苦钻业、勤奋精业。”

    认真敬业。大学毕业后,王兆平放弃了报考研究生和改行跳出中学讲台的机会,一心一意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担任校级领导工作后,虽说行政事务越来越多,但他仍然坚持在高三第一线,即使是在任校长一职后,他也在高三任教一个班,有时甚至是强化班。在教育局的校长会议上,有人拿这事开他的玩笑,他正色回答说:“这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让我的同事们明白,教书乃是一个教师的本职所在,学校领导只是学校的管理者,不是专职干部,只有名师才能治教,专家方能治校。”他本人于1994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被评为盐城市首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他自己就是一位名师,一位专家。

    刻苦钻业。王兆平常常说教育教学要取得好的成绩,要得到学生、家长、同事乃至社会的认可,必须花大力气,刻苦钻研业务,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从做语文老师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最刻苦的那一群中的一个;担任领导工作后,不仅是对学校的行政工作满腔热忱,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语文教学,他更是率先垂范。1996年,他作为盐城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他的示范课《古代诗歌的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此后,他还多次面向省市兄弟学校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像《沁园春·长沙》《门槛》等都被听课的同行认为既厚重又令人耳目一新。被评为特级教师后,尤其是担任校长后,他更是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白天处理行政事务,备课的事,只能放在深夜或清晨。

    勤奋精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王兆平认为: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对“三主”(主体、主人、主动)和“三导”(疏导、指导、诱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雄关赋》《古代诗歌的复习》《沁园春·长沙》《门槛》等公开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在教学思路、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同时,他还认真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先后参加编写和主编了12部教辅书籍,著述近50万字。

    当然,作为一名老教师,他也倡导全体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有一种“勤思”“精业”的意识。他先后指导过崔国平、徐长进、顾权等年轻教师,他们在盐城市的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平时,王兆平不仅帮助他们认真分析、仔细琢磨,竞赛前更是从选题、备课到谋篇布局、板书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加以精雕细刻,不跳过一个难点,不漏过一个重点,也决不会放过一个疑点。在他的严格要求下,这些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作为一名学校领导,他还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到“勤思”“精业”,才能对得起教育事业。因为思想决定高度,境界决定价值,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有着鲜花和光环下的坎坷,都有着破茧成蝶的痛苦历程,都必须思考着精益求精。

    担任校长后,恰逢校区搬迁和即将到来的百年校庆,再加之面临着大规模办学的新局面,王兆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以“勤”为校训,努力凸现“没有水平的管理是毫无作用的;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希望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的强校策略,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在做大中做强,在继承中创新。

    而今面对新课程、新高考的新形势和位于苏北地区的现状,他早早提出了“得双语(语文、英语)者得天下”,要求全校的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要全力承担起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成绩的重任,让每一位走进江苏省东台中学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的学生都能真正成长为有内涵有思想的站立着的人。

    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全校的师生,他一直都有着这样一个信条——“勤”,勤恳地做人,勤勉地工作,勤奋地学习,勤劳地积累,勤俭地生活。他提出用这样一个字作为校训,既是对自己的语文教和学的生涯的回顾,也是对全校师生的勉励。他自己也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诠释着“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精神内涵,引领着东台中学在强校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中学)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