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设计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作者:陵水县民族中学  蒋晓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设计

 

本框题总体概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十分重要。本框题,设计两个目录。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接着具体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展示总体小康的成果,但是,早成绩面前,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二目“经济建设的目标”。这一目录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本框题的重难点把握。

 

一、本框题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总体小康水平所取得的成就在微观和宏观水平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目前还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联系国际国内实际,分析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让学生养成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感受中国总体小康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自己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切认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看到民族的希望,愿意为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实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教学方法

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背景资料、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调查家乡新巨变。

 

导入设计

情景导入:播放关于总体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视频,学生畅谈家乡巨变,直观感受社会主义总体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

资料导入

背景知识大比拼,由各个小组展示本组所收集到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走进新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由小组归纳我国总体小康建设在微观和宏观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

  1. 1.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例如:衣食住行用
  2. 2.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例如:GDP的增长

<>现状

材料一:2009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最新权威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排名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百万美元) 世界60689812   欧洲联盟18394115  
1、美国14264600   2、日本4923761   3、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4401614
中国GDP总量与世界最发达的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并不代表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再大的数字,除以13亿人,就很小了。2005年,中国人均GDP1700美元。而据世界银行对2004年人均GDP的排位,排名第一的卢森堡为43940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37610美元和34510美元,即使有可能在总量上被中国超过的法国和英国,人均GDP也分别为24770美元和28350美元。在这一排序中,按中国修订后的数据计,中国人均GDP的排名在100位左右。这在发展中国家序列里,也算不上佼佼者。
 
材料二:所谓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是指中国发展不平衡性在各个地区中的反映。我们根据世界银行划分四个不同收入组,按照人均GDP (实际购买力平价PPP )计算,把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发现第一世界是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2%;第二世界是指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如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6%;第四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根据我们对国际比较的研究发现,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即使在一个省份中,其内部差距也是十分巨大的。
  所谓一个中国四种社会首先是一个农业社会。至今,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比重仍占50%,这一数字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德国的农业人口比重水平。第二是工业社会(包括建筑业),其劳动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3%;第三是传统服务业社会,其就业比重为22%;第四是知识社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金融保险及其政府等,其就业比重占全国就业人数的5%.
材料三:1978年到2007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8.7%下降到30.8%,与30%富裕系数标准还差0.8%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现状,存在什么问题?结合自己所见所闻,你对你们现在的生活满意吗?还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改进的。
  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P101,结合材料回答上述探究问题。
  教师总结: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目前的小康还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活还不完全满意,你们还有必要更加努力。
<>对总体小康的理解
低水平,从材料一看出虽然我们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水平,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从材料二、三看出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在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就业水平还很低下。
发展很不平衡,从材料二第一段看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我国国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还存在差距。
所以,同学们借用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投身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中来,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奋斗目标。这是十分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的宏伟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跨入21世纪之初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地规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最初20年的阶段性目标,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上一目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了一个总体规划,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所以接下来我们从经济建设方面来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此目学习活动分三步:

1.学生阅读课本P1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目标。

2.教师结合事例具体解读课本上的几项经济目标。总结经济目标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供大家分享: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三、知识拓展

“总体小康”与“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有区别的。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认识到,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这是因为:第一,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第二,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在西部地区的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诸方面,以及小康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的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更平衡的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更高水平,是指在新世纪头二十年,我们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使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0年翻两番,即达到36万亿人民币(超过4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更全面,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等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从定量指标来看,到2020年,要力争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5%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45%左右;使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8(2000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26,在174年国家中列第96位,如果到2020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8,则可进入前60位行列),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更平衡,主要是到2020年使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社会阶层差别等逐步缩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是不断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力争2020年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7%上升到50%以上;二是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001年33.6%提高到50%左右,使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出在工业总产出中占主导地位;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和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四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2020年使我国的人类贫困指数由14.9%下降到10%以下。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必须经过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阶段性目标,并加以具体化,完全符合党心民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社会,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为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实现现在由现在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跨越。

 

课堂讲练结合

1.1978—2002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3%的高水平,但是毕竟人均GDP 刚刚临近1000美元,无论是人均30000美元的发达国家还是人均20000美元的次发达国家以及人均10000美元的相对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很大。且中国各地区间的差别也很大,上海人均GDP4000美元,而最低的贵州才300美元。这表明(

A.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我国大多数人还处在小康生活水平以下

C.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D.GDP是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①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②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3.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对此,政府应该()

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 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4.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板书设计:

 

 

课后延伸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多方位综合型的,它包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指标,也包括文化目标。建立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基础创造之上的当代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已经成为一个高度交融的整体,文化则是熔铸民族生命力、力和凝聚力的聚集点。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目标中的方向性层面。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

课后反思(略)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