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后进转化>>正文内容

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浅议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由于他们的年龄在16~19岁,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后进生还存在学习基础差,思想行为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如何帮助、管理、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严爱有度,做好转化工作。
  关键词:中职后进生转化;关爱学生
  
  近几年来,中职教育由于生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基础薄弱,个体差异大,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反感,目的不明确,心里存在较大失落感,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我价值偏差极大,叛逆倾向严重,甚至沾染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这已成为普遍现象。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坐等生源素质自动好转是不行的,要靠教师、班主任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教育者应该在正视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用细致德育教育手段去温暖我们的教育对象,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出路好。
  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和爱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严与爱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走进后进生,严字当先,爱隐其中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个班级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班主任绝不能凭学习成绩的高低或其他外在条件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爱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当然也包括差生。优秀学生学习好、守纪律,每一位教师都会爱;但是更重要的是爱差生爱其缺点,差生相比优秀学生而言,更需要教师的爱。
  中职学校的差生是什么样的差生,他们真的是差生吗?在初中,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对初中生而言,在学校和老师的眼中,能升学是最好的学生,有希望的是次好的学生;而其他的没有任何升学希望的则只能是差生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这些没有被高中录取的学生都算不上好学生,这样在初中每个班中很大比例的学生都被人们的意识、被中考成绩人为地划入到差生的行列中去,在分数面前他们被误判为差生,而各方面对差生的歧视或者忽视则无形中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中职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须从思想上摒弃旧的观念,还学生一个公正。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同时,要让学生克服低人一等的心理,走出上中职没有出息的阴影,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自信与自尊。
  二、信任后进生,严中有理,爱融其中
  严中有理,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单纯的说教既枯燥乏味,又不容易被学生接受。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严得要有艺术性、科学性。班主任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把尊重、热爱、关怀、信任、协商与逐步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体现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并不是表面的严厉,而是合情合理。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同样应关爱他们,思想上不歧视,情感上不厌恶,行动上多接近,语言上不刺激,让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从而使他发生转变。
  好多后进生的捣乱行为不是品质问题,而是想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让问题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觉老师还是看重自己的;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增进交流,使他们感觉很平等,这些都有利于他们产生正确的角色定位,重新开始。给这些学生“温暖”,同时给予他们信任感、成就感,这些鼓励甚至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听到的表扬。
  让学生感受到严中有理,不是为别人做那些事,而是教师对自己责任心的培养,把爱融入行动指导中,学生有进步就鼓励,没达标就再继续努力,直到达标为止。
  三、宽容后进生,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后进生,犯错误的机率更大,他们理智对情绪的约束力比较差,感情一冲动就不顾一切,忘记已经形成的正确认识,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俗话说:“治人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级要进行科学管理,对学生要讲清道理,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做到严之有方,爱而有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进生往往大问题不犯,小问题不断。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出问题后他们怎样认识和改正,若把小错误放大了处理,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班主任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分析他们可能的行为反应,找到他们在乎的东西,多表扬他们的进步,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原来初中里所谓的“差生”,受到的批评多,表扬少。长期的学习“落伍”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和自制力,但他们仍然有渴望成功的强烈的心理愿望。所以现在我们应该主动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实施多表扬少批评的“赏识教育”,不仅要予后进生以赏识和鼓励,还要适势放大他们的优点,满足学生渴求被赞赏的心理同时,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自觉接受教育,主动改正不良习惯。
  教师对“后进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感到意外,应适当地宽容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要了解他们的真正出发点,是否是故意行为。班主任在严格要求中学生不能含有逼迫的成分,不仅仅是思想教育或写写检讨,而要帮助这些学生落实在行为的转变与思想的提升上。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时也要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爱在行动中,在默默的关怀中,把指导具体化,有可操作性,学生就会去努力做的。
  四、感化后进生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和现实的,即有尺度。严格必须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智能、身心及审美情趣的发展,而不能压抑其中某一方面的发展。传统型的教育更注重约束、惩处、管教,而现代教育更注重宽容、激励、沟通。严格应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关心,严格应让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并经过努力能够做到,而不是对教师的盲从。后进生一般都缺乏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自制力,这往往导致他们在错误面前能说不能做,要做但又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而要减少反复的次数就应该培养后进生的坚定意志,努力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让后进生相信可以改正缺点,逐渐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又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对大家、对班级都有危害,要他们明确底线,只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都是自由的。班主任绝对不能放纵后进生的错误行为,否则会带动更多的学生犯错误。
  总之,对中职后进生要严爱有度,刚柔相济,使严与爱和谐统一,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正确面对复杂而反复的后进生管理、转化工作,了解、信任、感化、宽容、督促他们,以必要的严格要求,灵活地表达关爱,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落实转化措施,最后唤起后进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最终完成转化目的。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2010(9).
  2.《教学与管理》.2008(5).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论文|历史|地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