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思想品德课呼唤真“合作”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当下很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都非常注重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组员积极互动、有效合作来达成教学目标。成功的实践使得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但综观一些思想品德课堂,笔者发现,有的小组合作还多停留在形式上,问题设置得非常不合理,过于简单或拔高。有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合作学习,甚至每提出一个问题,例如“文化习俗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对待各国文化习俗间的差异?”都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结果,虽然完全可以不费思索、一眼望穿、三言两语解决的问题,却也要作秀一番。另一方面,有些问题的设置又缺乏生活情境,泛泛而谈,明显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例如“怎样理解人生而平等?”“深圳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一村一大学生’工程?”等,这类问题空间太广、难度太大,牵涉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使学生望而生畏,无话可说。
  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如何赋予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实效性呢?
  一、瞄准适当时机抛出话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判断、创造与把握教学时机的最好依据,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大多是在学生的思维面临考验时得以突显。总体来说,下面这些时机,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思维受阻时。此刻,学生的内心往往产生最大限度的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由此产生强烈的合作需求,这无疑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例如,在学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课时,为了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笔者设置了一个活动环节:“把自己不需要的,不常用的物品赠给可能需要的人”。在学生完成这一活动后,笔者随之追问:“我们的行为违背圣人之言了吗?”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小组成员在阅读教材和讨论的基础上,选出小组发言人,阐述观点,最后由小组评价和教师总结,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意见不统一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意见往往有分歧,问题越辩越明,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例如,在学习《维护合法权利》一课时,围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话题,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温州一家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四个外来民工为讨工薪爬到十几层楼高的塔吊上,要挟老板当场兑现欠薪。最后,四个民工虽然如愿以偿讨回了欠薪,但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因扰乱社会秩序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在电视镜头前,当民警责问民工这样做值不值得时,出人意料的是,四个民工都说‘值’。你认为‘值’不‘值’?为什么?”学生此时产生了疑点,因而在讨论中,出现了不同声音,但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3.问题答案不唯一时。一般而言,适于合作探究的开放性问题往往都没有唯一答案,但面对这类问题,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又可能流于单一。这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多向拓展,接受全方位启发。例如,“企业应怎样提高经济效益?”“家庭如何投资理财?”等。
  二、把准合适内容引发思辨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两难性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不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较复杂、综合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感兴趣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话题,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学习任务。
  1.拓展型学习任务。其要求学生多方面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在学习《世界因我而精彩》这一课时,笔者设置了一个情境:“有人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有人则说:‘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每组设立一个‘军师’代表小组发言。”学生结合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发言,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带来的艰涩。
  2.探究型学习任务。其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后做出某种有价值的预测或发现。如在学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课时,笔者列举了2009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通过学生探讨和教师整合,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加以对比区分,从而使学生明确现阶段,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3.比较型学习任务。其要求学生基于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以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路径。如在学习《与诚信同行》一课时,笔者没有简单地列举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列举我国古代和当今重信守诺的典型事例,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这样情景:“当你处在金钱与道德的十字路口时,你将做何选择?”学生通过对比事例,合作探讨,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提升。
  三、选准生活情境激起兴趣
  同样的课文、同样的小组合作,让不同的教师选取不同的生活素材去上,效果还就是不一样。材料鲜活、生活气息浓郁,学生就感兴趣,七嘴八舌,气氛热烈,思路开阔,课堂生成的元素也多。而如果照本宣科,选择离学生较远或不熟悉的事例,学生往往会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发言少、互动少、情感的投入少、思维的投入也很勉强——这样的合作讨论纯属“被”讨论、“假合作”。课堂效益也可想而知。如《财产属于谁》这一课中,如何突破“在我国,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一难点?如果按照书本叙述的事例安排合作讨论,学生会因为接触不多,没有新鲜感而不感兴趣。后来,笔者结合了本校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小A向邻居购买了一辆“二手车”,而车正好是同学小S前段时间丢失的。通过这一情境的叙述,让学生猜结果,并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定性质、说依据、谈启示。课堂上,学生的热情充分迸发,思维充分涌流,积极阅读、跟踪发言,学习目标达成度很好。
  不可否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确实应该遵循学生们的青春期发育规律和认知规律,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由形象而抽象,由具体而一般,由熟悉的案例而推导出共性的结论。我们教师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精心搜集生活素材,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起兴趣,在兴趣中唤醒自主求知的热忱,从而焕发出个性的张扬、生命的活力。
  思想品德课中的小组合作比较容易操作,但要想得到真思考、真收获、真课堂、真效益,我们必须呼唤真“合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合作|学习|学生|问题|小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