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以情优教 知情并进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突出情感特色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不少中学生不爱学思想品德课,这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是这门课实效性差的重要心理原因。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教育,又是这个问题的主要教育原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及能力的发展过程。其中情感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决定着他们接受外界教育影响的程度,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品德的关键。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曾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贯穿情感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在思想品德课中贯穿情感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和核心理念
  新课改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认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思想品德课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对学生的个体情感的高度关注、对其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其主观态度的引导是我们新的教育价值观确立的前提和出发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情感教学以尊重、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为根本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努力建立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考虑到学生是有丰富情感的人,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思想品德课中贯穿情感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心理层面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任务,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情感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自身的情感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高。因为情感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优化情感的很好的教育载体。学生良好的情感促进认知的顺利进行和优化,认知的过程又促进良好情感的培养和塑造,既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促进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情感教学的最大优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贯穿情感教学的几种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应将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归入教学的目标,而且应注重情感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得到发展与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实践,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在思想品德课中贯穿情感教学的有效方法。
  1.情境设置法
  这是情感教学的最常用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形象鲜明的多媒体视频或图片材料,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创设情境,师生在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效地把知识、能力、情感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并借此来指导教学行为的顺利开展,以求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情境设置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情境的设置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师生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和交流。
  2.情感交融法
  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情感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师生都把自己的情感真实、自由地表达出来,通过双向和多向的思想、语言、情感的交流与碰撞,逐渐向教学目标靠近,达到水乳交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种方法需把握的重点是营造宽松的氛围,投入真情实感,逐渐酝酿,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3.对话教学法
  对话教学,即以对话为主要方式的教学。它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以自由交谈为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的教学过程。对话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启发、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言,这对教师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较高。
  4.角色互换法
  角色互换教学法是通过“教”与“学”的角色互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科教学的中心。通过“提出问题”,“初学”→创设情境,“再学”→协作学习→角色互换→效果评价等环节进行教学。教学中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无论是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5.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当今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关键点在于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动手能力,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原则。
  6.个别谈心法
  个别谈心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艺术,是因为它能拨动人的心弦,走进人的心灵,是因为它能让冷漠的心变得温暖起来,在荒芜的心田里种出绿色的希望。个别谈心流淌着浓浓的关爱。真诚的谈心,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触及心灵,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内化。
  7.综合评价法
  我们应改变以往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应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内容上不仅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注重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状况。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在引导学生践行上下工夫,使他们在行动中加深情感体验,积累道德情感的感受,使道德情感不断得到内化和升华,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以上几种方法归结起来就是“以情优教”,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知情并进”。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磨炼学习意志→体验学习快乐→促进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把情感贯穿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思想品德课堂逐渐成为师生的乐园。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穿情感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凸显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耿帅主编.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思想品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生|情感|思想|品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