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后进转化>>正文内容

希望翅膀下的风--关于成功教育的一些启示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案例背景
我任教的班级存在一个现象:即女同学的学习成绩和状态整体比男同学要好。这就更突出了大家一直认为的文科班"阴盛阳衰"的局面。为此,老师们在一起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其中包括我们打算重点扶持几位男生。
小吴就是其中一位男生。任课老师一致认为:小吴虽然学习成绩不很好,但为人较正气,比起调皮捣蛋的其他男生,显得认真多了。在此之前,班主任为了对男生扶正压邪,也对他委以重任,他工作较认真,班级威信也不错。他的缺点在于成绩不理想,如果能帮助小吴把成绩提高,那将在班级形成一个好的示范作用,更有利于对男生工作地开展和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
老师分头寻找不同挈机同小吴进行了正面交谈或间接提示,指导他认真学习,督促他持之以恒。这其中共同的东西是对他加以肯定,并寄予热切的希望。鼓励和信任永远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好动力,哪怕是老师一个意外深长的眼神,也能让他感受到一种关注与关爱之情。从此,小吴变了,上课总是身体坐得笔者,听课态度之踏实和作业之认真程度,让每位老师倍感欣慰。"孺子可教也"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接近高二临近结束时发生的。
案例过程
进入高三后,经过一段时期学习,我精选了一份练习,对这阶段的学习内容作了个检测。那天,我把批改好的试卷请学生分发下去。小吴一直跟着发卷的同学转,却又不着急拿到试卷。看的出小吴对这成绩既充满期待,又顾虑着什么。终于,小吴拿到了试卷,他迅速翻看上面的内容,脸上由开朗的、充满笑意转为乌云密布,并马上闪电惊雷:嘴上冲出了一句脏话,双手欲撕试卷(可能感觉到了我的眼神),稍一犹豫,迅即把试卷揉成了一团,扔进了抽屉里,随后趴在了桌上,头深深埋进臂弯里。
小吴那一刻的表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作为我的反应是,一开始是生气的。当老师的一般见不得学生对你这门学科和劳动的不尊重,包括对作业、试卷的损毁,甚至辱骂。因为学生的否定,是老师的失败,尤其是觉得自己无不妥之处时。所以,那一刻我想冲过去制止他的行为,呵责他的行为。但他那一瞬间的迟疑,由撕改为揉的动作,阻止了我的行动。他那迟疑表明他对自我行为是有认识的,明白是不应该的。虽然他放弃了"撕",但他需要发泄来平息内心的风暴,"揉"和"扔"试卷显出了他内心的不平衡。那么什么是风暴的根源呢?
他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并非空穴来风。我知道他的测试成绩不好,但跟他以前相比属于正常,没有退步,也没有进步。对,这就是问题所在。在批改试卷时,说实话我也是很有些失望的。我肯定小吴的努力与认真是不带虚假的,并能在这么长时间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是非常不易的。小吴刚才的表情中除了愤怒、暴躁,更多的是委屈。这一想,我内心的火气平息。是啊!我们在给小吴做工作时,强调的也就是这些:只要你努力、塌实、坚持,就能学好。可是拿到的成绩却好像表明并非是如此的,这就如同受到了老师地欺骗,他怎能不愤怒与委屈。
现在我要做的是如何让他明白,老师没有骗他,让他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继续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和状态。因为一个人若没有了信念,也就没有了希望。
上课铃响了。我不动声色地走上讲台,面向全体学生说:"这次检测,有的同学成绩很不错,那一定是努力的结果。有的同学却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不努力或放松了学习造成;有的同学已经非常努力和认真了,成绩却不见提高。我们都说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这又怎么回事呢?"我稍作停顿,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哲理说:有因必有果,努力了一定会有结果的。但哲理还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质变,必要先有量的积累。从五十分到六十分,这是个小小的飞跃,中间必须经过量的积累阶段,对吗?"大家都在点头认可,小吴也慢慢把头抬起,但眼睛仍不看我。我继续说:"至于这个量的积累过程有多长,是一个月、两个月?那要看各位同学的起点高低和原本量的多少及积累的有效程度了。因此大家要明白,学习不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下决心去学习,更要有信心能学好,最重要的是有恒心坚持学,我坚信成功一定会属于坚持到底者。"
小吴把试卷团拿了出来,慢慢展开、抹平。他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份试卷……"小吴恢复了以往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并且脸上多了份歉意。决心和信心又回来了。我知道我成功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了。
此来,小吴的成绩稳步上升,并发挥了体育特长,他成了当年全省高考体育状元。
案例反思
作为教师,如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实现,走向成功,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当然,如果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加以正面批评教育的方法也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某些场合却可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冲突,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有时教师拿出一些包容和机智,因势利导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奇效。
上述这个事例,对于课间所发生的这起学生内心的风波,能化解于无形之中,并对其以后的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一直在思考和总结,试图寻找其中原因,希望对今后教育教学有所指导和借鉴。我认为此事件取得好的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宽容的心态。
爱因斯坦说:"善于宽容是教师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蕴含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们的诚挚和热爱。""宽容"不是纵容,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一种保护。学习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反复和挫折会导致失望和灰心,挫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作为老师,当学生遇到困难(包括心理情感的),出现过错时,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困难,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学生的热爱和信任,教育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宽容也意味着理解、信任与平等。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育不是控制、操纵,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平等地对待和理解他们,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才是先进的教育模式。有时学生更需要的是疏导和鼓励。如果我对小吴进行"恨铁不成钢"式的批评、呵责,可能结果适得其反。
二、信念的力量
心理学上讲信念是人对某些观念持有坚定的确信感和信任感的意识情感,是人的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念对一个人相当重要,它会指引人们想与做的方向。我对小吴教育的成功之一在于:将自己的信心、决心、恒心及成功的坚定信念,注入给他,变成他自己内心的坚定信念。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一定外力条件下,完全可以凭借坚定的信念而激发顽强的毅力,取得惊人的成绩。
一个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决心是前提,信心是支撑,而恒心是关键。下决心很容易,但要持之以恒很困难。而坚定的信念是前进的内在动力。有时候我们老师缺的不是教育的热情和行动,而是缺少那些能产生真正教育力量的教育信念和行动。给学生们鼓励、赏识,当他们在前进的路上出现倦怠、灰心时,运用耐心和爱心扶他们一把,重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每一天,这不是更大的成就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尽最大努力的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教师的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新的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作为教育者,如果不具备教育、赏识与激发受教育者的能力,面对学生能说自己成功了吗?老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就是学生希望翅膀下面的风,吹送着学生们飞上广阔的天空。
三、发展的眼光
作为教师是不能近视的,作为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耐心与爱心。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尤其是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心理往往充满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而老师的看法与评价会使其某方面增强。教师评价学生应该是全面的,应该是面向学生未来的。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才会用心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信心。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他们都能体会出其中的褒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才能懂得赏识学生。一些后进学生,他们缺的不是批评和责备,而恰恰是鼓励、欣赏与关爱。有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可是希望却在你手中,学生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思想,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欣赏,一份鼓励,都是学生希望的动力。教师期待的眼光,赞许的话语,将会滋养他们的心灵,激发巨大的潜力。当然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挚关爱不是盲目的,它应该包含有理性成分,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向。
教育是一件需要关心倍至地去触及学生心灵的工作,因而教师应当深刻理解成长中的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们以信念、鼓励和欣赏。多予学生一分宽容,一分关爱,一分期待,那么你的学生将在"罗森塔尔效应"中成长为你所期望成为的人。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解题指导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