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后进转化>>正文内容

教育无奈?教育无方?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别想离开办公室!”
“刚才还叫嚷嚷的,现在怎么哑巴啦?”
“知道错了吧!不敢说话啦?”
这是似曾相识的校园一幕。面对屡屡犯错的学生,情绪激动的教师总是急切地希望他(她)立刻承认错误,似乎学生不亲口认错就是教育失效,教师就很没面子。可有时不管教师怎样地苦口婆心甚至“威逼利诱”,软硬不吃的顽童就是不开“尊口”,气得教师只好认定:“孺子不可教也!”
见此情景,有亲近者“开导”教师:何必如此呢?现在的学生,都给惯坏了,要他们认错,比登天还难,这是教育的无奈!不是有人提出给学生“沉默权”吗?随他沉默去吧,别气坏了身子。
所谓的“沉默权”,教育界确有过讨论。但笔者看来,这种讨论除了象征性地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之外毫无益处。因为作为教育对象,学生沉默也好,不沉默也好,都是教育者必须尊重和面对并施行教育的。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享有“沉默权”就任其沉默,坐等其“良心发现”而后“自我觉醒”;也不能因为学生没有“沉默权”就软硬兼施强行让其开口。因此,所谓的“沉默权”也只是教育无方的推脱之词。
教育需要方法,转化问题学生更是一门艺术,简单急躁、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譬如上例,教师明显地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一点也不尊重学生,学生多半是不会开口的。其实,就是教师换个态度,学生也可能不开口,但那只是教育工作暂时失效,再换个时间,换个场合,教育仍可见效;倘若学生在“高压政策”之下开口认错,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因为他压根就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很可能只是为了不为难老师也不为难自己而给双方一个台阶而已。
学生不认错,为师者应该扪心自问:我了解事情经过吗?我对这个孩子了解多少?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或者知道这个学生自尊心特强,就不应该强迫学生认错,明智的做法是以“沉默对沉默”,暂时进行“冷处理”。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犯错误时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信任和帮助,而绝不是批评和惩罚。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学生感到被理解和尊重,顾虑自然消除,有利于弄清事情真相;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坦陈自己的想法,甚至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犯了错却不认错的学生看起来是最不值得爱的,而此时学生恰恰最需要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师的宽容和理解将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与感悟,“错误”也就能成为我们教育学生并使之进步的契机。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