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目前我省已率先进入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行列,首批参与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试验的第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在短期的课标培训后已正式实施新课程历史必修I教学试验,不少新老教师的实际困难和困惑也日益显露。从教师的“教”的角度看,主要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课改,而在于怎样才能按新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能否成功转变是课改的关键之一,因此,当高中历史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教学开拓时,如何转变理念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在当代要合理登上越来越长的阶梯,仅靠在学校的知识逐步累积是不够的。“在当今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只强调学生学习知识,那么学生要学的知识是太多了,学生无力承受。”①在现实环境中认识问题学会生存以利于未来环境中赢得发展是现代人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存在于现实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就是学生生存与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应时刻考虑学生的时代特征以及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切实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精神。”②可见,由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学习动机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依归,是目前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作为以了解和研究人类不同领域文明发展历程的概貌与规律为内容的高中历史课程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显性或隐性关联,更拥有可供人生与民族发展作借鉴的丰富资源。当历史课教学不是围绕教师反复陈述“死”的历史而是为学生现实及未来的生命质量发挥直接价值时,历史教学自身也焕发了新生。这就要求我们进入某一专题设计之初应读透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又要考察学生当前生存现实及日后成长与本专题内容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点,再将二者有机结合切入教学过程。
   本学期伊始,本人并没有急于带着学生直接陷入历史必修I第一单元的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堆概念术语之中,而是利用导言课,先以看似与历史无关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作导引,在投影新闻图片后让学生发言谈感受,启发学生理解希腊辉煌的古代文明巨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奥运精神的真谛,进而使学生由身边的生活热点体会到历史、历史情感、历史思维方法、表达己见、合作交流的魅力,从而切入新学期历史学习。
   基于新课标下要求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本人设计历史学习源于现实、以史为鉴和用于实践的六环节教学方法,示意如下:
  
  
  
   其中,自主预备环节是学生在上新课前约半周(我校高一历史必修课每周2课时)大致了解该课内容,挖掘兴趣点和疑难点,借助工具书、初中教材、上网等方式自行掌握一些常识、概念或开展探究,对照老师发下的主要学习目标、课前思考题等资料进行适当准备,还应与自己身边或自己关注到的国内外相关事件和现象相联系。这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环节。
   课中的导入新课环节要将源于学生生活现实的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学生从真实的问题情景进入学科内容的学习,对于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建构学科学习是十分有益的”。③这种切入点可以是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教师依实际情况设疑导入,如设计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时就可以美国新一届总统选举为切入点。这是课堂教学的激发环节。学生在掌握、体验环节要按课标掌握基本概念史实、线索,其中,教师一般应主要围绕课标和探究主题精讲史实,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概念史实和线索的方法而非只是照本宣科。同时,师生要在历史情景中体验、强化应有的情感态度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念。这当中可以挖掘出对学生现实与未来影响深远的教益。如学生在第三单元中就可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步胜利的历程中体验、感悟追求时代先进发展方向的人生意义。本环节对学生的现在与未来都是基础性的一步。
   合作探究环节是全班或分组围绕主题或分解的问题在一定组织形式下展开交流讨论等活动,共同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发扬课堂民主,又要适时启发引导,把握节奏,这一步是整个模式的关键一环。小结、评价环节是对该专题或课时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作概括,对学生表现作总体的发展性评价。课后的巩固、拓展环节在堂上布置,学生要做好专题总结、习题训练,还要结合与本专题有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拓展学习,既可以自选方向,也可以有老师指导。如设计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课外拓展问题可以是“你认为目前中学生(同龄人)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思想状况有何特点?应怎样使先进文化成为中学生的坚定追求?(可开展调查,完成习作)”,这是设计思路的归宿点,即借鉴历史对学生生存的现实或未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
   本人在执教人教版“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专题“抗日战争”一课时,实施分组合作研讨教学。其中课前思考问题和导入问题是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逐步有所抬头,你知道有哪些表现? 第一课时后布置的必答题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战八年才胜利,而且胜利是在美国投原子弹后取得的,这是否说明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靠强国的力量。你认为导致中国最终取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二课时布置给学生选做的课后拓展探究题例如有:
   1.上网浏览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关于日本的文章,草拟自己的发言。
   2.广雅中学生物园内有一块当年日军为死去的爱马立的“军马之碑”,如果有一天死马的主人来祭马,你有什么话对他说?
   3.了解中央电视台组织评选出的“感动中国,2003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日本律师的事迹,你有什么话对他说?
   必做题:你认为21世纪的中国是否可以高枕无忧地一心发展经济?应怎样面对新的安全隐患?由此请你写一篇题为“21世纪中国的对日方略——赢得未来安全与发展”的文章。(800--1200字)
   本设计的核心思路就是“源于现实,以史为鉴,用于实践”,兼容体验、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整合各类资源,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爱国情感与智慧。经过教学实施,本课获得理想的现场学生反响和在场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阶段性的实践表明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有利于对学生现实生命的关怀与帮助,最终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操作依赖于客观条件,服务于实际需要,并非一成不变,“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绝对的主导模式,……灵活地运用历史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创新,正是历史教学模式的活力所在”④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六个环节进行合理调整、增删。有的专题可以每课有拓展题,有的专题则为整个专题设拓展题。如有必要与可能,应在小结前允许学生再自主设问。如果不是非展示不可,一般不主张教师自制繁复的单向而非互动的多媒体课件。
   以上是结合本人初步的实践进行的探讨,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来调整和完善,还应兼容其他策略取长补短。万事开头难,课程改革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代表先进教育文化方向,顺应历史必然趋势,但也应作好持久战的准备。百年树人,任何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是否成功,最终的、真正的评价是由历史的实践、民族的得失来回答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论文|高考分析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