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正文内容

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一框导学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预习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二、基础知识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2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4 ,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包容性的含义:

   

包容性的意义:

   

   

3、历史上,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走向衰微?

   

   

   

   

三、跟踪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得到大发展 ③秦朝的同意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宋朝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⑤隋唐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⑥元朝时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A、文字 B、史书典 C、音乐 D、绘画  

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创造性 D、包容性  

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个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 2006117 由泰国皇太后大学空子学院主办的题为“以儒学乐观稳定的思想迈向未来”的儒家思想研讨会在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儒家思想的代表任务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各国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  

6、我们从小就和文字打交道,关于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B、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D、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7、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D、曾经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8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该成为世界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窗口,传达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典雅厚重的特色,让即使没有到过中国的人也能通过开幕、闭幕式对中国文化全景和神韵有一个轮廓性的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 科学技术 汉字 史学典籍 中国瓷器

A B C D

9、《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7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一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A、汉字内涵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10、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的课堂,有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有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汉语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讲汉语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中国已逐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A B C D

教师寄语: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案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出题人:彭贤青 审核人:王先华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全面、辨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培养。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二、学习过程  

1、谈谈你对文化包容性的认识。

   

   

   

   

2、为什么我们的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3、怎样创造中华文化的新的辉煌?

   

   

   

   

   

   

   

三、当堂检测  

非选择题  

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辽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杰出的满族大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孜族的《玛纳斯》被誉为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彝族的《阿诗玛》也是誉满中外的叙事诗。同时,早在唐朝,白族张胜温绘出的梵画长卷,长达十丈,共有628个菩萨像,工细生动,辉煌精致,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绘画精品。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或道理?  

   

   

   

   

   

   

   

   

   

四、阅读:茶文化茶与名人古今名人与茶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我国饮茶,素有喝茶和品茶之分。所谓品茶是以茶为对象的品饮活动,是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高度统一的生活艺术。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人已用细煎慢品代替了解渴式的粗放吞饮,并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能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和表现自我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茶是人们运用审关美观对茶叶进行鉴评和欣赏,是中华民族纯洁清雅风尚的一种体现。
  乾隆与茶 乾隆皇帝嗜茶成癖,朝野人士皆知。当他85高寿时,向御前一位老中医透露了隐退之意,老中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风趣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是中国帝王中长寿者之一。他高寿的原因很多,其中经常饮茶是一个重要因素。乾隆不仅饮茶成癖,且尝遍神州名茶,寻遍各地名泉。有一次,朝中一位大臣呈献一份名茶,乾隆尝后,觉得此茶非同寻常,其味甘醇爽滑,具有特殊的浓郁兰花之天然香气,他便问谁知该茶产于何地。一位大臣奏上:此茶发现于福建安溪南岩观音石下,其色褐绿,身重似铁,气香形美赛观音。乾隆据此赐其茶名曰南岩铁观音。

  乾隆饮茶用水也十分考究。他遍尝北京各处的井水和泉水后,最后选中北京西郊玉泉山的泉水,赐名为天下第一泉。乾隆游江南时,随从专门用车拉着玉泉水供乾隆沏茶饮用。可是途经济南时,无意间品尝到趵突泉水,觉得其甘冽胜过玉泉水,就把带来的玉泉水倒掉,全部换为趵突泉水,并亲笔题激湍两字勒石于泉边。

  孙中山以茶代酒  孙中山 先生一向倡导以茶代酒,他生前多次到杭州,登六和塔,尝虎跑泉,掬泉品茗,留下千古名言: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他十分关心兴旺祖国茶叶,为此,他颇有兴趣地写道:譬如就饮料一项说,中国人发明茶叶,至今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各国皆争用之……”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