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杜德林:永无止境的求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作者简介:杜德林,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辽宁省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沈阳市名教师,辽宁省优秀语文教师,辽宁省中小学首批拔尖人才。曾参与辽宁省“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均获一等奖。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著述6部。兼任辽海出版社语文教材质量监督员、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中学语文学科研训教师、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因困而学,他山之石可攻玉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则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知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才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初登讲台,用不了几分钟便有“囊空如洗”之感,紧张得大汗涔涔,不知所措。相反,听师傅上课,则见广征博引,纵贯古今,游刃有余。问师傅个中缘由,师傅说时间长了慢慢积累多了就游刃有余了。一句积累点破了问题之所在,于是我发誓努力学习,让自己有一个厚重的积淀。

    我的学习首先是从教材开始,以课文为中心,然后拓展开去,扩大阅读面。教材中有些课文是节选的,我就争取阅读全文乃至全书,以便弄清节选部分的来龙去脉,了解其整体面貌。例如教学课文《<宽容>序言》,由于是序言,在写作上概括简约,所以教这篇课文前,我特别阅读了《宽容》一书,了解到整部书具体叙述和描绘了30个史实般的事件或人物,诠释了人类思想进步和发展的全过程。讲课时,我通过引述书中的一些事件或人物,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课文中作者所阐述的道理。对于与课文有关的材料,诸如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写作意图、典故出处等,我则常常详细查找相关资料,以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如孙权、刘裕、廉颇等,我通过查阅《史记》《三国志》《宋书》等相关资料,做到了课堂上拓展游刃有余。对于一些与课文内容相类似的文章,我则尽力广为搜集,以资相互印证。如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我就将苏辙的《六国论》、李祯的《六国论》等一起拿来进行比较阅读,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以课文为中心的学习外,我还向许许多多的老师学习。平日里,我订阅大量期刊杂志,学习专家名师解读、处理课文的思路与方法。此外,我还经常进入课堂聆听同行们上课,领略他们的风采,汲取他们的营养。

200010月,我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上海,我十分荣幸地聆听了于漪、钱梦龙、陈钟樑、金志浩、程红兵、黄玉峰等众多语文界名家名师的教诲。他们学识渊博,视野广阔,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他们的课,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经验。他们所提供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使我深受启发和教益,把我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给我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这次历时半年的学习,全面更新了我的语文教学观。也正是在此期间,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写下了《为学习实施教学——素质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点反思》《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建构新的语文教学观》等文章。

因爱而教,情到深处教亦通

在走上讲台的最初几年里,我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对语文教学的未来充满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变得厌倦、困惑甚至有些心灰意冷,发现自己不怎么喜爱教语文了。原因有二:一是来自学生。他们虽然喜欢听我的语文课,但平时对语文的重视和投入远远不够。他们肯花费大量的时间计算习题,而对于语文的背读写等作业却不愿完成或无法完成,尤其是他们的阅读量,除了教材外,少之又少。这让我非常失望。二是来自语文学科自身。几年语文教学下来,本该驾轻就熟,可自己不仅没有这种感觉,有许多东西反而还没有弄通弄懂,大有愈教愈无法穷尽之感。这似乎让人产生一种走在路上,总也看不到目标的困惑。这样的感觉让我在一段时间里对语文教学失去了兴趣。

    如何让自己走出困境呢?我在苦苦地思索着、寻觅着。问题的出现似乎有客观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出了问题。自己为什么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他们的难处呢?到底应该如何让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习上轻负担高效益呢?学生对理科的倾斜是否说明自己的教学还有问题,没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住他们呢?

    痛定思痛,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语文教学,而一些语文教育家们对语文教学的执著信念又深深感染了我。这期间,我阅读了“教育家成长丛书”,《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韩军与新语文教育》《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等等,这一部部书籍犹如一面面旗帜,它们昭示着前进的方向,给人力量,催人以奋进。和这些教育家相比,我简直就是一个刚入伍的小兵,情绪容易波动,遇到挫折就气馁,很不成熟。有了这一段时间的阵痛,我对语文教学更加热爱了。

带着“爱”走进语文教学,我惊奇地发现,语文里面有许多“爱”的情愫,一篇篇课文似乎都在讲述着一个个爱的故事。有爱国的,有爱民的;有爱人的,有爱自然的;有爱事的,有爱物的……语文教学难道不应该让学生发现爱、理解爱、懂得爱吗?“爱”是文章的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在我看来,一篇篇的文章都是在表达着“爱”的主题,如果说它们有所不同,那也只是“爱”的方式与内容不同而已。“文章不是无情物”,那么吾辈岂是无情人?语文教学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丰富的课堂情感,能够激情入趣,激情入境。的确,语文课需要严谨,但这种严谨绝不等于严肃。如果把课文作为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把活生生的美文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知识说教,而忽略了情感的激发,把活生生的课文给讲“死”了,学生又如何能感兴趣呢?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读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而课堂上丰富的情感也为我的课堂注入了活力,它使我的语文课堂一天天变得更加流畅和生动起来。

因时而变,吾将矢志而求索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①明确教学目的;②确定教学重点、难点;③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④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包括内容的选定、课时的安排、问题的设置、板书的设计等;⑤课后习题的讲解或作业的布置;⑥练习与测试。从上述模式不难看出,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在教师的一手操纵下进行的,如同预先设置好了的程序,学生只能认真执行这一程序;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宰者,他在课前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准备就绪,课堂只是一个实施计划的过程,学生必须在他的指导和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他的教学目标,配合他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便了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即使有对课堂问题提出质疑或敢于坚持独立见解的,也是寥若晨星,掀不起大的波澜。应当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进行的。

    其实,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独立发展的个体。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应是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发展自我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固守着那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老路子、老办法,又如何能够培养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呢?因此,我们过去过于强化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和观念必须改变,应转而变为一切从学生出发,否则学生就会始终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其主体性、主动性将会受到压抑和扼制,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然更是无从谈起。

    记得曾经教学《荷塘月色》,我在设计这堂课时可谓煞费苦心,阅读了许多关于文本的鉴赏性文章,查看了众多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出了颇为自得的教学方案,心想这一课的教学肯定会令学生满意;然而课上完以后,总觉得学生的反应不够强烈,似乎对我的精心设计并不买账,心中不由生出一种遭冷落的感觉。通过反思,我认识到,问题主要在于自己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是自己先冷落了学生,故而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再教此文时,我调整了策略,首先是课前作调查,问学生对这篇课文哪些方面感兴趣,学生回答说是这篇课文的语言,他们特别愿意朗读此文,有的甚至说已读过四五遍了。既然学生愿意读,我就确定了朗读这一教学目标,并利用一节课搞朗读比赛,效果特别好。学生有配乐朗诵的,有二人合诵的,他们声情并茂,语调语气运用恰当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篇课文到底需要学些什么内容呢?我也没有按自己预先所想讲授,而是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结果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大至文章的主旨,小到修辞的使用,甚至词语的运用。看得出来,学生的思维或者说思想非常活跃。在对所有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后,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就让学生自己回答解决,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共性问题,我则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然而,这样组织实施教学,我却并不感到轻松。相反,课前我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唯恐自己准备不充分,会很难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够灵活自如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如此看来,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等等,这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自主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关键词,它的提出和实施更是对我们教学的一个挑战。我在教学白朴的《越调·天净沙·秋》(语文版)时就尝试使用了自主探究法。这是一首元曲,全文如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首元曲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上半段充满萧瑟的气氛,下半段则写出了秋景鲜活的一面。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受鉴赏这首元曲,结果课堂像炸开了锅一样,学生的认识五花八门。有的认为这是写秋末冬初萧瑟景象的,后半段衬托前半段;有的认为这是写深秋浓郁的秋景的,前半段衬托后半段;还有的认为这是写秋季景色变化的,有萧瑟的凄凉,也有成熟的热烈。学生们的探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并没有轻易地给这首元曲下结论,而是先肯定学生们的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同时自己也参与其中,与学生同思考,共探究,并不时用马致远、关汉卿写秋的曲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帮助与支持,进而有效提高他们思考与领悟的能力。至此,教师的角色也就发生了改变,他早已不再是那位板着面孔的法官,而成为了学生最真诚的合作伙伴。

    18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磨炼出了我的扎实、持重与坚韧。此时此刻,我深感自己依然是一名语文教学的求学者。于漪老师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的话砥砺着我,一辈子学做一名语文教师,我将矢志而求索。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